发布日期:2022年1月7日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依赖中东获得其快速经济发展所需的大量石油。现在,中国希望创建一种不那么依赖化石燃料、更多依赖可再生能源的“生态文明”。
随着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谋求变得更环保、更自力更生,可以预期该国的注意力和资本流向将发生变化。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简单。
日益增强的相互依赖
2017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原油进口国,近半数原油供应来自中东地区。尽管中国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提高本国原油产量并实现采购多样化,但该国对中东原油的依赖依然如故。2020年,中国进口的原油总额约为1760亿美元,其中近一半(47%)来自中东国家。除了石油,中东地区还向中国提供另一种重要资源——天然气。
中国对中东油气的依赖提升了该地区对中国的战略重要性。因此,中国寻求将合作扩大到能源以外的领域——从“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的海上和铁路基础设施项目,到对中东地区5G网络、人工智能和核能等先进技术的投资。
根据美国企业研究所的《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报告,在2013年至2019年间,中国对中东地区“一带一路”有关项目的投资总额超过1230亿美元。由此带来的经济贸易往来形成了相互依赖,使中国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参与者。
令人不安的现实
中东地区的稳定性仍然是中国十分担心的能源安全问题。
从中东运往中国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气要经过世界上一些最不稳定的地区,这进一步加重了中国面临的挑战。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201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的反海盗任务“已经从保护中国的航运利益”演变为“战略性前沿部署,这促进了中国海上力量在印度洋的崛起”。
中国一直寻求通过建立前沿作战基地来加强其军事资产部署的能力,比如2017年在吉布提开设了首个中国海外海军基地。
中国还开发了从缅甸皎漂港到中国昆明的中缅油气管道、中国-中亚管道,以及建设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能源走廊。
这些项目都是为了减少中国对关键海上交通要道的严重依赖。据悉,中国约83%的石油进口要取道这些交通要道。
除了修建新的陆上线路,中国还开发了重要的战略石油储备,据英国牛津能源研究所估计,该储备“据估计包含40天的供应”。
与此同时,中国的国有石油公司正计划增加开支,预计未来5年将开采11.8万口油井,预计成本达1230亿美元。然而,考虑到全球探明石油储量只有2.4%位于中国,中国国内石油产量的增加余地仍然有限。
转型期的能源
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对国家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予以高度重视。该规划要求政府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正如国际能源专家爱德华·周(音)所解释的:“中国这样做的一个原因、但并非唯一原因是,该国认识到了对油气进口的过度依赖及其造成的安全脆弱性。”
不会那么快,也没那么简单
然而,向一个更环保、更可持续的世界过渡需要时间,而且很可能需要经历一个混乱且代价高昂的过程。
尽管中国有着向绿色和清洁能源过渡的理想,但预计到2030年,中国对石油和天然气进口的依赖将增加到80%。根据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名誉主席安东尼·科德斯曼对美国能源信息局数据的参数审查,“中国和亚洲地区对中东和北非地区及海湾地区石油出口的依赖将急剧增加,这种依赖很可能会延续到2050年。”
与此同时,随着世界向更绿色的未来过渡,中东国家也没有袖手旁观,前者越来越指望中国帮助它们建设自己的清洁能源生态系统。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所有文章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